新澳门资料大全正版资料4不像,2025澳门管家婆正版资料 ,2025正版免费资料大全,22324濠江论坛一肖一码

預約
掛號
聯(lián)系
我們
就診
指南
常見
問題
返回
頂部
請輸入關鍵字
53天歷經(jīng)4次手術 我院多學科團隊讓罕見病患者重獲新生 2024.06.17

住院53天歷經(jīng)4次手術,其中3次均為過程復雜、難度大、風險高的四級手術?;加泻币姴∈茹t細胞瘤,合并頸內動脈瘤及動脈夾層、梗阻性黃疸,加之有心臟驟停史

……來自青海的28歲藏族青年頓珠(化名)在華西醫(yī)院多學科專家團隊幫助下,終于從“死亡線”上被拽回來了?!爸x謝您們,我終于可以平安回家了?!苯?,頓珠康復出院,離開醫(yī)院前,他把最珍貴的錦旗和哈達獻給了救命恩人。

病情危重 奔赴千里華西求醫(yī)

今年春節(jié)剛過,青海28歲藏族青年頓珠因突如其來的腹痛和黃疸到當?shù)蒯t(yī)院就診,被診斷為梗阻性黃疸,行經(jīng)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(PTCD)治療。住院期間,頓珠突然血壓劇烈波動,并出現(xiàn)抽搐、心跳驟停,及時的心肺復蘇將他成功搶救回來。經(jīng)過進一步影像學檢查,頓珠右側腎上腺區(qū)有一個直徑約4.0cm大小的腫塊,但診斷不明,被建議到四川大學華西醫(yī)院繼續(xù)治療。帶著一絲希望,頓珠在家人的陪同下跨越千里從青海趕往華西醫(yī)院尋求一線生機。

from clipboard


1. 患者巨大腎上腺腫瘤


2月29日,頓珠來到華西醫(yī)院急診科,狀況不容樂觀,血壓高達184/129mmHg,出汗明顯,精神差,皮膚鞏膜黃染,右腹壓痛……內分泌代謝科余葉蓉教授和譚惠文副教授仔細查體,結合病史和影像學檢查,基本考慮腎上腺占位為一種罕見而危重的腎上腺腫瘤——嗜鉻細胞瘤。

合并其他兩類疾病 高難度手術難上加難

嗜鉻細胞瘤已被納入2023年國家罕見病目錄(第二批)。起源于腎上腺髓質的嗜鉻細胞(這種細胞位于腎上腺,即腎臟上方的內分泌腺體,對元素鉻特別有親和力,可被其染色為棕色,故稱為嗜鉻細胞)能合成、分泌和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,引起人體血壓升高和代謝異常,并造成心腦腎等重要臟器損害,甚至發(fā)生惡性心律失常、高血壓危象、兒茶酚胺心肌病、嚴重心律失常,危及生命。嗜鉻細胞瘤的首選和有效治療方法通常是直接手術切除。

“嗜鉻細胞瘤導致血壓控制困難,一碰就可能血壓飆升,需要至少兩周的術前準備時間。更棘手的是,患者還合并有右側頸內動脈瘤及動脈夾層,還因為梗阻性黃疸存在嚴重肝酶異常,戴著膽道引流管;心臟驟停病史也讓手術難度加大,隨時有惡性心率失?;蛐脑葱孕菘说韧话l(fā)情況發(fā)生,死亡風險極高?!弊T惠文副教授表示,嗜鉻細胞瘤讓血壓如過山車般升高,會造成頸內動脈夾層動脈瘤隨時有破裂出血的風險,一旦破裂出血,必將危及生命。這顆埋在腦袋里的“不定時炸彈”對術前血壓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,也對術中麻醉和腫瘤切除提出了更大挑戰(zhàn)。

在此情況下,譚惠文副主任醫(yī)師立即組織全科討論,并邀請泌尿外科、神經(jīng)外科、消化內科、膽道外科等科室專家進行多學科討論。多學科專家團隊(MDT) 會診后一致認為,該患者應先控制血壓,待血壓穩(wěn)定后切除腎上腺嗜鉻細胞瘤,再處理右側頸內動脈瘤及夾層。

from clipboard


2. 患者頭顱內頸內動脈瘤與動脈夾層


4次手術“排雷” 多學科接力讓患者重獲新生

在術前準備過程中,頓珠的PTCD(經(jīng)皮肝穿膽道引流)管引流量驟減,轉氨酶、膽紅素迅速升高,行超聲造影提示引流管脫位,膽道外科、消化內科專家會診后再次在超聲介入室安置PTCD管,積極保肝、降酶、退黃治療。血壓控制平穩(wěn),無明顯體位性低血壓,肝功能、心功能逐漸恢復,手術條件具備。

3月27日,在麻醉科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,泌尿外科朱育春副教授團隊將頓珠右側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完整切除,術中血壓波動極小,手術過程順利,這將頸內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出血的風險降到最低。術后,頓珠的兒茶酚胺水平恢復正常,血壓控制平穩(wěn),無手術相關并發(fā)癥。在重癥醫(yī)學科醫(yī)護團隊的精心照顧下,頓珠血壓控制平穩(wěn),無術后并發(fā)癥,順利度過圍手術期后轉回泌尿外科,拔除腹腔引流管后轉入內分泌代謝科繼續(xù)治療。

鑒于膽總管下段結石、梗阻性黃疸,4月5日、8日,頓珠在消化內科內鏡中心先后行內鏡下膽道碎石取石術(ENBD)和ERCP+取石手術。4月12日,神經(jīng)外科張昌偉副教授為頓珠進行了最終的“排雷”手術——右側頸動脈夾層動脈瘤支架植入+動脈瘤栓塞術,手術順利完成,患者恢復良好。

該患者不僅患有罕見病,且合并多種疾病,加之有心臟驟停病史,病情復雜、治療棘手。住院53天,經(jīng)歷4次手術,良好的醫(yī)患溝通和多學科的密切協(xié)作,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幫助頓珠勇闖數(shù)個“生死關”。該例患者的成功救治體現(xiàn)了四川大學華西醫(yī)院內分泌代謝科、泌尿外科、神經(jīng)外科和消化內鏡中心團隊的過硬實力以及多學科團隊的協(xié)作精神;同時也得益于患者及家屬的高度信任和積極配合,醫(yī)患攜手共同打贏了這場生命保衛(wèi)戰(zhàn)。


作者:趙婭 譚惠文 編輯:鐘黎 袁婧 周陽文 劉歡 來源:內分泌代謝科
基本信息填寫
您的姓名:
聯(lián)系方式:
電子郵箱:
問題類型:

select…

  • 內容無法訪問
  • 信息不更新
  • 內容不準確
  • 錯別字
  • 圖片不準確
  • 其他
問題頁面網(wǎng)址:
問題描述:
驗證碼: